搜尋

繼往開來-孫鎮南

人氣7932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9:15:04

繼往開來孫鎮南

 台北南海路教會建立有三十年了,感謝神!它做了三十年的燈塔,照耀遠近的地方。三十而立,它不僅已立,也能立人,盼望它在花甲之年時,我還能說話。這次想說有不想說,遲遲不決,以致蹉跎許多寶貴的光陰。其中身體軟弱,也是一大原因。

 要說就得先從李繼聖弟兄談起,他是我的同學,來左營時,曾對我說,要在台北擺出個教會的見證,他說到了,也做到了。他作了台北教會的創辦人。

 李弟兄在左營講過數次道,也施過浸。曾與左營的弟兄姊妹照過兩張像,一張刊登在「人生七十(上)」上,我將另一張登在這裡,作個紀念。前排從左至右:史國斌、張澤善、林祥光、李弟兄、周恒、我,地點在海軍水電管理所,時間是主後一九五○年七月廿三日。他去南洋之前,也帶了吳華青弟兄到左營來。

 抗戰時,李弟兄住在北平香山,到青島傳道時,我們纔彼此認識,說起來才知道原來是同學,他的派頭很大,有臨時秘書,是東鎮的女傳道人,灄口神學院畢業的崔小姐。李弟兄為人謹慎、粗中有細,一絲不苟。在濟寧路浸信會佈道時,住在樓上的一個小房間,早晨剛起來,有些姊妹要到他房間問問題,他請她們在聚會的地方等,等他盥洗完畢,穿戴整齊,才接見她們,就像上台講道一樣。

       一次,李弟兄在青島傳信息時,忽然病了,是痢疾,這使預飯食的人很為難,李弟兄為著體貼,說弄點麵包和牛奶就可以了,但是傳訛了,說李弟兄很洋派,但也可見當時生活的艱苦。西鎮神召會的熊牧師託我邀請李弟兄到神召會講道,李弟兄在百忙中答應了,但是牧師娘卻對我說李弟兄是洋派,她招待不起,託我代代為辭謝,我只得據實相告,李弟兄一笑置之。

 麵包牛奶就是洋派嗎?吳華青弟兄知之甚稔,他在左營復興教會領會時,餐餐都是救濟麵粉做的饅頭,吃起來苦不堪言,還不如青菜豆腐好。但是傳道人是不計較吃什麼、喝什麼的。

 李弟兄講道有屬靈的氣勢,很感動人。最令我感動的是他手裏拿著一個木頭人,用線牽引它站起、坐下,做出種種動作。李弟兄說信主、服事主就是如此—沒有自己及自己的意志和計劃,完全受主的操縱、支配,就像木頭人。當然,更使我感動的就是「揭開奧秘」的真理了。

 在青島的同學很多,其中王紹文弟兄,開設了一個染織廠,同時也是上海路中華基督教會的長老。我到台北去,他殷切的招待我,叫我睡在他的「熱坑」上。他定居美國後,就很少交通,從「旌旗」上,知道他病了很久,就為他禱告,求主彰顯祂的榮耀。因為說到李弟兄在青島的情形,就附帶說起王弟兄來。

 在青島有一件要緊的事,就是主日下午各教會聯合擘餅,這也是李弟兄倡導的。李弟兄要在台北擺出個教會的見證,這是一個主要的見證,他做到了,我倒沒去台北看看,去過的弟兄回來說,台北的教會是一片白色(姊妹蒙頭)。

 除了與李弟兄和王弟兄早就認識外,其他較熟的就是呂耀謙弟兄和吳華青弟兄了。就左營教會來說,呂弟兄是自己來的,吳弟兄是請來的。左營很願意吳弟兄來傳真理。呂弟兄因婦女祈禱會的關係常來左營,來時就領會講道,傳的是一貫的真理。

 聖徒教會想建立一個聚會的地方,但苦乏基金。呂弟兄說,要開始行,祭司若不下水,河水分開的神蹟就行不出來,所以訂一九六六年為建築年,此年也就完成了建築的大工。直到今日,左營教會都述說此事。

 一九六七年元旦舉行榮神會,吳華青弟兄在百忙中來主持此會,圖為吳弟兄講道時之神情。

 我每次到台北教會都蒙台北教會弟兄姊妹的熱忱招待,台北教會的弟兄姊妹,我認識的很多,不能一一提說,但吳從先弟兄賢伉儷的關懷和款待,特在此銘謝。更感謝大家在精神及物質方面的愛心和情意,及每次把寶貴講台讓給我。傳講信息時,看到弟兄姊妹一面聽、一面寫筆記,這種愛慕真理的精神,真令人感佩。

 一九八年八月,我在三軍總醫院住院,第三主日下午請假到南海路聚會,一眼就看到劉安泰弟兄,他剛從美國回來,又要去美國看他兒子,他拿出兒子的相片給我看,非常英俊。劉弟兄與我也是同學,在台灣認識的,曾在左營內惟住過一段日子,共同服事神,也可算是屬於左營教會的,願他在美國,樂享天倫。

 吳弟兄說他寫的「奧秘真理」共有六集,每集皆八、九萬言,苦心孤詣的寫書,目的只有一個──繼往開來。呂弟兄來寫信要我為專刊說話、寄相片,目的也只有一個──繼往開來。

 求源求本承先業,春露秋霜啟後昆。願真理的聖靈,作成祂繼往開來的大工,永續不已。

─轉載自30週年特刊

 

 

 

我對南海聚會處創立記憶-仲偉庭

人氣8162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9:13:55

我對南海聚會處創立記憶-仲偉庭

  提起我與南海路基督徒聚會處的關係應從主後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起,我在一九四九年原在台北青年會YMCA青年團契聽道慕道,後於復活節在碧潭河由孔彼得牧師受浸禮。同年底李繼聖長老由香港來台,在台北市金山街2119號舉行家庭聚會,由呂耀謙長老引介而認識,因此每逢主日經常到李繼聖家中參加家庭禮拜,一九五年後因人數日漸增多,而移至植物園電影製片廠聚會,經常利用至週末到台北新公園音樂台佈道,因在陽明山管理局工作的關係,也經常利用週末到士林、北投佈道,一九五一年在植物園成立聚會處時就將台北、士林、北投佈道時認識的人士介紹到南海路聚會處參加禮拜。當時對教會貢獻最大的除了呂耀謙、吳華青、查逸鯤等長老外,尚有謝明山、王紹文、唐賢鳳等長老對聚會處貢獻最大。後來美籍巴堪仁牧師、丁曉亮醫師來台參與聚會處貢獻也很大,這是我記憶所及,略作補述。

從無到有-呂耀謙

人氣8347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9:10:33

從無到有  呂耀謙

 記得是在主後一九四九年夏季的某一個主日,我在許昌街青年會青年團契(也就是現在林森南路禮拜堂的前身)參加主日崇拜。那天我作主席司會,同工邀請的一位講員要我作介紹,走進休息室見到了講員,當時我不禁愣住了。沒想到我日夜思念著,曾經教導我帶領我認識主的神僕,竟然出現在眼前,該不是作夢吧?

 自從一九四五年在南京黃泥崗會堂,因著神僕人剴切的教導,開啟了我心靈的眼睛,得以認識真神。此後不論去到那裏,心中總是常常紀念著帶領我認識神道路的忠僕,總希望能再有受教的機會。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今天被介紹要來講道的就是他——李繼聖老弟兄。這是來臺灣後第一次見到李老弟兄的情景。

 交通中得知李老弟兄此次是負有神的重託,為要設立奉主名的聚會而來的。在他到了臺灣後,並沒有去許多地方開大佈道會,却一直在尋找、等候。因此後來他能清楚知道當走的路,在此間設立主的桌子,擺出見證來榮耀神。

 首先在金山街李府設立主的桌子,開始擘餅紀念主時祇有八個人,後來又有西國弟兄費理璧、郭瑞琳、貝根等同心配搭傳揚福音,蒙恩的人也就日漸增多。記得當時一位砲兵團卓團長,是位很愛主的弟兄,常常邀請同工們去軍營中佈道,郭瑞琳大夫同時藉著醫藥來治療眾人身體的疾病,神的福音也就得以廣傳。

 一九四九年八月間在北一女禮堂首開佈道大會,十月間又邀請了神的僕人趙世光弟兄傳揚福音,聖靈動工,信主的人日漸增多,乃租用重慶南路植物園攝影廠(即現在的民眾活動中心),開始主日上下午講道聚會,晚間仍在金山街李府擘餅紀念主。主將得救的人多多加給教會。

 後來因為時局仍不穩定的關係,西國弟兄們紛紛離去,祇有李老弟兄靠主站立,依然為真理打美好的仗。那時我因在青年團契有服事的工作,祇能參加下午及晚間的聚會,也有一些配搭事奉。到年底結束了在那邊的服事,乃得以全部時間參予配搭服事。

 當時聚會的人數很多,而我們卻沒有自己的地方聚會,每次借用聚會的場所是臺製攝影廠,他們要搭景拍戲時,就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聚會。於是眾人不住向主懇求,也到處覓地準備建堂。於一九五年七月十二日籌組建堂委員會,第一次推郭紫峻、吳雲章、吳從先、李繼聖、王文舉、吳華青、王醒悟、呂耀謙、李俊儒、馮廷炎、李維壽、劉錫康等十二人為籌備委員,更加積極地尋找合適的建地。

 在尋找合適的地方時,經過了神奇妙的帶領,於八月間得到現在會堂所在地的使用權,面積約四百三十坪。這地是政府的公產,不能買賣。當時的條件是借地蓋房子,十年為期,期滿將房子送給政府。乃於九月三日在此獻地感恩,並設計建築。同時要求弟兄姊妹為一切的需要迫切禱告。

 沒有任何外援,大家逃難來臺,生活普遍清寒,再沒有金錢的狀況下,祇憑著信心向主求取。各人也都竭盡所能的擺上,願意為主使用。這其中有許多感人的見證,惟願主自己紀念,親手報答。

 到了十一月十九日奠基,開始興建,迄一九五一年一月間,已可以在會堂裏開始聚會。開始祇建造了大會堂,後面的房舍,是在一九五一年以後才陸續建造的,作為主日學、以馬忤斯聖經函授學校及辦公用。

 十年期滿之後,逐將會堂產權轉交給政府,而由教會再向政府借用。條件是我們另購兩間宿舍,無條件借給政府。作為交換使用,每三年換一次約。多年至今,我們仍是作客旅寄居的,可是神並沒有讓我們有什麼缺乏,這是祂的恩典,也實在要感謝主。

─轉載自30週年特刊

記起這些事就憂悶 -胡紫遐

人氣6188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9:06:43

記起這些事就憂悶胡紫遐

想念這些事就在這裏面憂悶!

想起這些事心裏就有指望(哀三20

「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卅二7)。三十年算為一世,台北基督徒聚會處,在這不算短的三十年中,許多小孩子長大,也有許多年紀大的離開這裏,人事多變,瞬息白雲蒼狗,如果不思一代一代的交代,歷史的事蹟,便會隨時光流逝,淹沒無痕。

 回憶建堂之初,中央政府播遷來臺未久,國計民生,百廢侍舉,社會各方面普遍貧困。弟兄姊妹們為應建堂的需要,格外顯出樂捐的厚恩,而且也有些過了自己力量(林後八23)感人的奉獻,相信主都會一一加倍報償。

 那時候,南海學院尚未成名,聚會處會堂,是這一塊地方最突出的建築,每逢有培靈特別聚會,不僅能容納五百餘眾,會堂裏面座無虛席,甚至兩旁走廊亦常坐滿人群。濃厚的屬靈氣氛,每使饑渴羨義的會眾,靈性隨之昇華。如今五十歲以上的弟兄姊妹中,還有不少是當年事奉的柱石。未久,被揀選接棒負責講台的弟兄,多半不過三十歲外,有幾位甚至是才二十來歲的庸中佼佼者,登台作出口,也從未被人小看年輕,撫今追昔,能不令人感念繫之!

 三十年來有那些可討主喜悅之處?

 從前引導並傳神之道給我們的屬靈先輩(來十三7),他所教導的,要照著山上指示的樣式(來八5),弟兄們都一直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就怎樣遵守。」(啟三3

 主日擘餅敬拜,不論人數多少,都共分一個餅,共飲一個杯(林前十1617),三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弟兄姊妹中,雖不盡都參加各次聚會聽道受教,但總盡可能不疏闊每個主日下午擘餅,共頌主恩。

 姊妹聚會蒙頭,是遵林前十一章的吩咐,為天使的緣故,應當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因此姊妹在教會中,在眾弟兄面前,學會順服,不強自出頭,一心尊主為大。

 姊妹在與弟兄一起聚會中,閉口不言,甚至不作揚聲禱告,這是遵守林前十四章2636節教訓。放眼今天普世的教會,仍能遵守此處經訓,恐已寥寥可數了。

 最基本的守則,這是實質的地方教會,完全自傳自養,既不節制任何一個道路相同的教會,也不受任何一個教會的牽制。一切仰望主我們的神,各項事工,皆藉著禱告祈求,將所要的告訴神,同心合意,榮歸主名。

 回過頭來反省,這些年來,有那些缺失,在那些地方有虧欠,在默想主曾對以弗所教會所講的話(啟二45

  敏於言教、拙於牧養

主耶穌復活昇天之前,曾到提比哩亞海邊,向門徒顯現。接連三次對彼得說「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約廿一1517),可見主是如何關心教會牧養的工作。所以主曾以牧人自比,好牧人須認識自己的羊,羊也聽他的聲音,並且跟從他,合成一群(約十)。教會的成長,教導真理與帶領牧養,是須相輔相成,不可偏重。南海路聚會處建堂兩三年,聚會光景極一時之盛,何以為久便軟弱下來?固然有其客觀的因素,以及一度發生在內部事故的影響,然而在牧養上有欠周全是無可諱言主要的原因之一。

 所謂牧養,並不只是隔一些時間探訪一次,就算完成牧養的使命;而是要有計畫的分工,鍥而不舍的逐個帶領,務期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成長的身量(弗四13),這樣才有豐盛的生命。多年以來的景況,被批評是有教無養,不能不虛心接受,急思有以匡正。

  過份拘謹、深恐錯繆

 地方教會是以一切依據聖經,摒除人為的規律,為罪崇高的準則。但因時代的演進,社會結構的變遷,在在今非昔比,許多事情,聖經只能有原則性的提示,至於細枝末節,唯有本於羅十二2的原則,「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即以主日上午的聚會為例,過去景況,應該記憶猶新。名為傳福音,很難看到有一兩位新面孔,弟兄姊妹三三兩兩,幾乎成了虛應故事。後來大膽的一度變化以英語傳講,國語翻譯,當時亦曾有弟兄姊妹不以為然。然而事實證明,主日上午聚會改觀,無可否認的是由於一度用英語講道,國語翻譯所帶動起來的。主耶穌曾親口對門徒說(約八32):「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所謂「烏撒的手」(撒下六15)。常聞以這件故事警惕不可妄自作為。其實這件故事的教訓,是在于約櫃應當由利未人及祭司肩抬(申卅一25,書三3),不當用牛車載運。至於為搬運約櫃,特為製作一部新車,是不是就出於烏撒的獻意,聖經並無明白記載。不過非利士人也曾用牛車在送約櫃到以色列營中,却平安無事(撒上六116),道理何在?這只有用「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徒十七30)作為解釋。那時非利士人並不知有律法,更無利未人可供差派,而以色列人就不應不知道當怎樣行。後世既有聖經明訓,明知故違,自就難獲恕宥了。

  現身有志  未再衣傳

 先知以利亞遭到一次重大挫折,知道了神的心意。於是揀選以利沙,並以外衣授受,結為師徒。等到他完成神託付最後一次使命(王上廿一1729),聖經就不再提到以利亞的作為。後來感動以利亞的靈也感動以利沙(王上二114),以利沙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設帳授徒,師徒們生活在一起,甘苦與共。

主耶穌傳道三年,隨時不忘對門徒諄諄教誨,操練事工。

 使徒保羅直接從聖經受教(加一12),他則對提摩太、馬可、路加、底馬、提多等,提攜勗勉,關愛有加。而我們常聞「莊稼多,工人少」的呼聲,卻迄未把操練工人付之實際行動。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套句詩話:「從此廟堂多故事,登庸衣鉢亦相傳。」(註)教會工人有新血輪,工作才有新生力,將來也就不愁接棒無人。

  我有本分當盡  求主格外施恩

「當無花果樹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你們幾時看見這些事成就,也該知道人子近了……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太廿四3236)。從種種現象觀察,普世屬神的教會,無不一致肯定是主快來之前的徵兆。雖然如此,聖經裏沒有一句教導信徒可以放下實際的工作,專一等候主來。相反地,越是相信主快來,越應該努力向前,認真做應當做,而可以做的事。不輕看涓滴之微,只須克盡各人的本分。

求主格外施恩,幫助我們有一所屬於本教會所有的會堂。

弟兄姊妹!快快興起,各自灰復起初的愛心!

教會必須加速使之成長,福音必須廣傳。

註:廟堂非寺廟,乃是指朝堂,或朝廷。登庸衣鉢,是指師生傳授,不是指和尚的袈裟和托鉢化緣的鉢。

 

 

─轉載自30週年特刊

得地建堂及其他-郭紫峻

人氣3202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9:03:28

得地建堂及其他-郭紫峻

 本會堂是神自己建造的:卅年前我們很早就開始為建堂而禱告。神僕李老弟兄看中植物園一塊空地,他決定分別由他自己向省主席洽商(當時他帶領一個與省主席有關的家庭聚會),由我向土地銀行公產代管部洽商。但是我們都指的是「植物園的一塊空地」如何如何云云,所以得到同一個答案:「植物園以內的空地,不能讓售給任何人,亦不能出租。」後來李老弟兄就命大家組織了個自行車隊,每週出動兩次或三次,在植物園附近尋找空地。我們整整跑了半年,凡看為適合的空地,不是機關用地,就是軍事用地,經查對地號並洽商後,無一塊可讓出的,實在到了絕望的境地。然而我們又掙扎了數週,只剩有李紹景弟兄能配搭我騎車去跑,仍然是空廢時間。我先後將經過陳明李老弟兄,並建議由他向省主席講:「請他將公產代管部主管人請去或電知,請其他主管人替我們指定一塊地——他看那一塊能讓售,我們就要那一塊地。」不久公產代管部派人來說,已經代為找好一塊地,當即引我去看,結果就是先前看中的那塊土地,亦即我們教會現在用的這塊地。由於那時候南海路這邊圍有籬笆,不能進去,而植物園內從重慶南路進去,可進入此地,所以我們始終認為那是植物園的地。他說:「這一塊地不是植物園的,這是屬於南海路地段,歸市府代管。」李老弟兄一進去,就跪在泥巴地上向神獻上感謝和讚美,因為神是耶和華以勒,祂早給我們預備了,但是我們愚昧,我們不仰望祂,却憑藉了人的智能去跑,及至人的作為到了盡頭,祂就顯出祂的大能。所以本教會使用的土地雖是政府的德政,亦為神早已有的安排,此乃吾人應當感謝神將榮耀歸給祂者。

 建堂經費完全是神所預備的:工地有著落後,在李老弟兄負責領導下,派遣弟兄分別探訪,禱告求主為建堂預備費用,除李老弟兄自己以外,指定王紹文、馮廷炎、李維壽弟兄等及本人,並不許我們勉勵任何人奉獻一定的數目,因為神只喜悅弟兄姊妹們甘心樂意的奉獻。我們拜訪的結果,證明大家都有心願要擺出來榮耀神,可是我在當時並沒有收到多少奉獻,李老弟兄與多數信徒都主張憑著信心準備「發包」。李老弟兄要我找建築公司,我建議請吳從先老弟兄,找台灣銀行總經理瞿荊州弟兄,由他代找。我內心是想:萬一為建堂需要週轉時,台灣銀行能給我們墊付款項於一時(這是我信心還不夠的表現)。我不知道吳老弟兄如何去講的,惟過了兩天,瞿總經理介紹了一位天津市的建築公會理事長來,找我洽商建堂事宜(或係因為我們原都在平津地區工作的關係,瞿總經理故意介紹其承包)。那時候的建築業正在最蕭條的時候,以一般如他那樣的大建築公司,這種小工程他們向不承做;但當時無大的建築工程,所以小的他也願意承包了,並願在他不賠錢的原則之下承建。數日之內由李老弟兄與之簽約,並即動工,分別把會堂和會堂後邊的三間房子以及洗手間等,分兩次都蓋成。款項均照契約規定如期付給,未拖一天,尚結存兩千餘元(最後面一排房屋是以後建的)。而且都是我們弟兄姊妹們愛心的奉獻,我們拒收外邦人的奉獻,亦不接收中外任何宗派的支持,所以我們建堂費用亦均為神所預備,此又為應感謝神將榮耀歸給祂者。

 當時在神面前可能有的虧欠:在土地問題之解決興建教堂期間,弟兄姊妹們有意或無意之間幾一致認為,抗日戰爭何等艱鉅,亦僅八年而勝利,打倒共匪,數年之內亦必勝無疑,所以一概作了十年為準的安排,此固滿足了主管人員的意願,且對反攻復國,表現出百分之百的信心。但忽視了神給我們傳福音的使命,是「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也就是缺乏了使徒保羅自認他對各邦各地的人,都欠他們福音的債之精神(參閱羅一1415),所以李老弟在眾意相同的情形下,只好說:「此一會堂乃神賜我們的,神亦必保守、帶領,我們應繼續以此地為根源,求主為我們預備更大的第二會堂、第三會堂……好了。」但多年來本教會似缺乏主動的增建或擴建會堂的負擔,故迄今未能在各地普建教會,由未能建立一閩南語或客家語的教會。我們在當時忽視了,即使在反攻勝利後,臺灣地區仍應是我們的「福音工場」,這種忽視,在神面前不無虧欠;且在廿年前得地較易,找妥土地後,却屢屢放棄。由其數年前謝志超弟兄在林口教會建堂成後,靈裏有感動,主張在林口地價較低廉的當時,以本教會名義購一塊較大的地,作「多用途」的聖工中心。我去看了兩次,選定一塊,惟那塊地面積相當大,我估計本教會非迅即得到一筆現款,否則在時間上,不易與人競爭,就擬在交通後動用某項「專款」之一部份,為教會購置二千坪左右,其餘請弟兄姊妹們以一至二百坪為一單位,共同配搭收購,惟均須奉獻地價之「什一」或「什一」之土地。(因分割購一、二百坪,其價高出一倍以上)。至墊用了部份「專款」後,既不妨礙繼續「運作」,又迅速可回收較高的本息(有什一奉獻與保留或轉售部份工作,足可抵償而有餘);但事奉同仁不贊成挪用,因而作罷。(現在以當時二千坪左右的地價,大約只能買三五十坪了)。此乃近事,除非是神不喜悅那塊土地,否則本人與部份事奉的弟兄,實應省察我們是否有「滿足現狀」,只求保守,而乏開拓之信心,尤或忽視了我們的信心多大神都要成就之應許(太十七20)。願神恢復我們當初的愛心與信心,剛強壯膽,向前直進!

-轉載自30週年特刊

 

 

一世代以前的台北聚會處─張彼得

人氣8125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9:00:32

一世代以前的台北聚會處─張彼得

     卅一年前的台北市,基督教會數目非常之少,照我所知僅有下列數個——:一、上海聚會所,二、仁愛路二段浸信會,三、和平東路二段和平長老教會,四、中山南路國語禮拜堂,五、杭州南路真耶穌教會,六、萬華長老教會,七、中山長老會,八、青年會主日崇拜(後來才設立)。

       外來的佈道家或奮興家如:趙世光、趙君影、計志文、蘇佐揚、沈保羅、王戴、王峙、李常受等等,都是在上述場所佈道,由於人心空虛飢渴,惶惶不定,每一場佈道會都是高朋滿座,擁擠得很。得救的人數不可勝數,這是聖靈大大工作的時候。

  另外有些傳道人,租用中山堂,以及第一女中禮堂、師專禮堂、鄭州路鐵路大禮堂佈道。因為容量比較大,信息也就比較釋放。

    金山街聚會時期

  民國卅八年七月,李繼聖與費理璧兩位老弟兄來台,在第一女中大禮堂舉行查經大會。李繼聖老弟兄遍查台北各教會,但尚未找到合乎聖經樣式的聚會設立。經過一段時期的禱告,即與同工們決定在自己住宅開始禱告聚會,隨後即設立桌子;開始時,只有八位弟兄姊妹,此為台北教會之肇史,距離現在已經卅一年了。

  因為金山街會所非常狹小,那時聚會人數日漸增多,一再拓寬都不能容納,整個房子變成「教會辦公室」。直到卅八年十月趙世光牧師來台,在第一女中開佈道會後,慕道友更增多,才設法租到植物園攝影廠,每逢主日上午,分金山街與植物園兩場聚會,費理璧弟兄在金山街,李弟兄在植物園。

  金山街聚會處曾舉行一連串的特別聚會,如:趙世光查啟示錄、費理璧查經、李老弟兄查奧秘,每天都有聚會,主日除了上下午,還有晚間擘餅。筆者當時住在台大對面巷子裏,由於公車少,車行路線不對,又無腳踏車,去金山街參加各種聚會,經常步行,行程約需半個多小時。自己不以為苦,反以為是神的一件祝福。有一回,就在趙世光查啟示錄時,約了十一位同事朋友,從台大對面直行到金山街聽道。

  聚會處起初參加事奉的西國弟兄,計有:費理璧(現在英國)、郭瑞琳、威爾遜、聶弟兄等,不久威爾遜、聶弟兄均離開。郭弟兄、費弟兄在民國卅九年離開。青年人計有:查逸昆、李少景、廖仲捷、陳寅、張希臻、陳怡莉、麥金亮、陳君亮等人。

    神安排了南海路卅九號

       當年吳國楨省主席夫人渴慕主道,李繼聖老弟兄被請去查經,這是一件小工作,却是出於神的安排。當時,教會每主日下午還在植物園攝影廠聚會,查經和擘餅則在金山街。每次會前後都要打掃清潔,佈置會場。還要每主日登報,因為沒有聚會場所。由於有上述的小工作,才有今日的南海路卅九號聚會處。可見主的僕人不可忽略小工作,神在小工作上頭,給你引導,引出大的工作來。

  一九五年,也就是卅年前,教會還在植物園攝影廠主日聚會的時期,吳華青與呂耀謙兩位弟兄開始襄助李老弟兄共同負責教會各樣事奉,小弟則在士林凱歌堂(即總統禮拜堂)服事,下午到金山街擘餅。同年十一月本教會會堂動土,小弟即回來與胡問憲、馬明初等,組成本教會第一個詩班。

  感謝神,三十年是一代了,神還保守我們大家,在主裏繼續的服事祂,沒有退後與冷淡,教會也在更新與變化之中。有兩件事,弟常流淚,其一:去台北市區的時候,路經金山街,大廈林立,已經找不到當年的廿一巷十九號之位置在何處了。第二:去台北南海路教會的時候,弟兄姊妹都把小弟當作老骨董,這是因弟離該台北,到香港、美國與加拿大等地一段時期,以致於與教會脫節的緣故。但是各位弟兄姊妹,如在主日上午到南海路教會,必可看見門首經常有一位「小老頭」(這是特刊主編所封贈給弟的綽號)站在那裏發福音單張。三十年於茲矣,往事如煙,不堪回首,但話神恩!(編者註:本文作者目下在龍潭教會服事神)

 -轉載自30週年特刊

 

 

山上的樣式-吳華青

人氣3387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8:51:47

山上的樣式-吳華青

「你要謹慎,作各樣的物件,都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來八5;出廿五40

 這是寫西伯來書的人所提到以色列人供奉的事,是照著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所以地上的會幕乃是天上真會幕的影子。教會屬天的,是將來的新耶路撒冷(啟廿一910)。現今在地上要照著真理的樣式建造,摩西造會幕怎樣屢次受警戒,要照著神在山上所指示的樣式建造,今天聖經也照樣警戒建造教會的人,要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二1922)。我們不否認,兩千年來教會在地上已經有許多不同的建造,離開了原有的根基,也不遵照使徒的教訓。這都是因有許多人的因素在裏面,我們且不去批評,只說我們的願望是要回到原有的根基上建造。

一、教會的立場

 在聖經上叫我們看見,教會只有一個立場是對的,就是教會的元首基督所宣佈的(太十八20):「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一)是被聚集(are gathered together):不是我們愛怎樣聚集就怎樣聚集,乃是主要我們怎樣聚集,我們才能怎樣聚集。好像以色列人未進迦南之先受到神的命令:「我們今日在這裏所行的,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你們將來不可這樣行」,「但耶和華你們的神從你們各支派中,選擇何處為立祂名的居所,你們就當住在那裏去求問」(申十二8511)。教會的聚會雖無地域的限制,却有一個中心,那個中心就是基督。

(二)奉主的名(in my name):「歸入我的名」。這個立場是被聚集歸入主的名下。不是在人的名下,也不是在一個組織的名下,更不是在某一個信條的名下,是單單在主的名下。像以色列人在雲海裏受浸歸了摩西(林前十2),教會乃是受浸歸了基督(羅六3;加三27)。所以教會不是在基督的名以外還要聚集在某人的名下,除聖靈召聚以外還有一個組織,或在主的名以外還有某個信條的標榜。當日哥林多的教會在主的名以外還想立一個領袖,如屬保羅的、屬亞波羅的、屬磯法的,甚至連屬基督的也在被定罪之列。今天人立的許多宗派的名稱,在聖經上一個也找不著。因為是基督付了重價贖買的教會,教會是單單屬乎祂的。

(三)服主權柄。奉主的名聚會,不單單歸在主的名裏,乃是實際地服主的權柄。主升天之前給門徒的命令是(太廿八1820):「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主在這裡有三個命令:

(一)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命令是要門徒傳福音。

(二)給信的人施浸,使他們歸入主的名(羅六3)。

(三)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所以遵守使徒的命令,就是遵守主的命令,因為使徒的命令就是主的命令(林前十四37)。遵守了使徒的命令,才是服了主的權柄;服了主的權柄,才算是奉主的名,才有主的同在。有人說:「我寧可遵守主的命令,不必遵守使徒的命令。」這是錯誤的。因為主在地上說過(約十六1213):「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誰都不能否認,主在地上時還沒有教會,直等主升到天上差遣聖靈來,五旬節那天是聖靈降臨日,也是教會誕生日。誰也不能否認,教會的真理是聖靈啟示在使徒的書信裏面。教會的根基是使徒和先知,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那就是說,教會要照著使徒和先知的教訓來建造。如果教會不遵守使徒和先知的命令,就不是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不在使徒和先知根基上的建造,就是違章建築。所以教會的立場就是被聚會歸入主的名,歸入主名就必定服主的權柄,遵守主的命令就是服主的權柄。使徒的教訓就是主的命令,遵守使徒的教訓才算是奉主的名。

二、使徒的教訓(林前十一1162329,十四232637

使徒的教訓不是使徒的,乃是使徒受聖靈的啟示,說出或寫出主的命令。因此,我們對使徒的教訓要遵守。使徒的教訓很多,我們也不能一一提出來。在這裏僅將聖經中顯明的,人常忽略的,並且是非常重要的幾項真理提出來加以說明,為什麼我們要注重,要遵守。

(一)擘餅紀念主(林前十1617,十一2329;太廿六2629;可十四2225;路廿二1920)。教會既是基督用重價贖買的,教會就應該是屬乎基督的。基督是教會的元首,所以教會應以基督為中心。使徒保羅當日傳給哥林多人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在四福音書裏幾乎每本都有記載主與門徒喫最後晚餐擘餅的事,且有主的命令(路廿二19):「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並且主復活後,在以馬忤斯村子以擘餅開了門徒的眼睛(路廿四3031)。但使徒保羅在主升天後,主在榮耀中呼召他才歸主的,因此,主在地上有許多教訓和命令他不知道。主設保羅為外邦人的使徒,惟恐他忽略這要緊的事,就親自啟示他擘餅紀念主的重要。

 因為保羅是外邦人的使徒,他直接從主領受這命令是為了我們。教會元首親自拿起餅,祝謝、擘開,並親口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這兩次這樣吩咐:「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還有甚麼比這更清楚,更重要的呢?使徒也吩咐了:「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主一天沒有回來,這個紀念就一天不應該停止。使徒也告訴我們餅和杯的意義:「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麼;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麼。」中文聖經翻作「同領」,在英文有譯為:communionparticipationsharing等,所以不如翻作「同享」或「分享」更合適些。擘餅雖然是我們來紀念主,也是我們來享受主。因為我是來喫主喝主,豈不是來享受麼?所以每逢我們來紀念主,我們就得著了滿足的喜樂與平安,真是我們的福份。可惜!有許多人沒嚐到這個滋味而放棄了紀念主的享受。今天若是主要你來共享天上的永生、永福、永樂和永遠的榮耀、永遠的基業,你要不要呢?我相信沒有一個基督徒會不要的,但是今天叫你來共享基督的身體,基督的血,為何你有那麼多理由不來呢?我們若是看重了將來天上的永福和基業,我們也應該看中教會的元首對贖祂的人合理的要求:「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何況我們來紀念主是享受呢?

 在教會初成立時,我們看見他們對擘餅是何等的看重(徒二42):「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而且(徒二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他們是天天擘餅,後來在特羅亞就看見每逢七日第一日聚會擘餅。保羅雖然要趕路,但為了要參加他們的擘餅,就在那裏住了七天(徒廿67)。哥林多教會因為有結黨紛爭,甚至擘餅聚會有些混亂,使徒寫信責備他們說(林前十一20):「你們聚會的時候,算不得喫主的晚餐。」所以我們對於擘餅不但注重,還要看為慎重。

(二)女人蒙頭(林前十一116)。「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使徒命令哥林多的信徒效法他,因為他是效法基督的。我們若不效法使徒,換一句話說,我們若不持守使徒所傳的真理,我們又如何能效法基督呢?如過我們不跟隨羊群的腳踪,如何能到牧人的跟前呢(歌一8)?使徒論女人蒙頭有幾方面的理由:

(一)神學上的理由(林前十一37)。神在宇宙中的秩序是:「我願意你們知道,基督是各男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神是基督的頭。」(原文直譯)神設的秩序不能顛倒,一顛倒就產生悖逆。當日天使長悖逆神是顛倒神的秩序,樂園裏的夏娃不守神的秩序就產生罪惡。神要人分層負責守祂的秩序。基督像神負責,因神是基督的頭。夏娃受引誘犯罪,神先找亞當,因為亞當是頭。在一個家裏,妻子出錯,神責怪丈夫,因丈夫是頭。在教會裏出了毛病,神要責怪負責的弟兄,因為他是頭,要向他的頭基督負責。基於這個神學的理由,女人講道或禱告就應該蒙頭。否則是羞辱自己的頭。男人是相反的,若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因為他是神的形象和榮耀,但女人是男人的榮耀。」(林前十一7)若從亞當預表基督、夏娃預表教會這個神學論點來說,在教會的聚會中,男人代表基督,他的頭應該是顯露的,因她代表神的榮耀和權柄。女人是男人的榮耀,他的榮耀是隱藏的,因她代表教會順服基督,故要蒙著頭。在第五節「凡女人」這個名詞在希臘文是包括已結婚和未結婚的婦女,故不論是太太或小姐都應該蒙頭。

   (二)聖經上的理由(林前十一812)。聖經上的理由是說明為什麼設男人為女人的頭。保羅舉出在創造上的三個事實為理由:(1)在創造的秩序上,聖經告訴我們,先造男人後造女人。先造的當然為頭。並且還有附帶的理由,因為女人不尊亞當為頭,受了引誘陷在罪裏(提前二1314)。(2)創造的方法上(林前十一8;創二72122)。「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既然女人是由男人而出,神立男人為頭也是天經地義的。(3)創造的目的(林前十一9;創二18)。神為甚麼要造女人呢?是為要她幫助男人,所以說女人是為男人造的。

(三)為天使的緣故(林前十一10)。天使在公開的敬拜裏為秩序的守護者,因此女人為對天使的敬畏,應在頭上保持她的尊嚴。蒙著頭就有權柄,可以吩咐天使為你效力(來一14)。並且在我們聚會中,天使要察看(弗三10;彼前一12;林前四9)。

(四)身體上的理由(林前十一1316)。現在使徒由客觀的理由轉到主觀的理由:「你們自己審察,女人禱告神,不蒙著頭,是合宜的麼?」按人的本性,就是人與生俱來的直覺,也會感到男人的長頭髮是羞辱,女人的長頭髮是榮耀。自古以來,女性以長髮為美(歌一10、四1、六5、七5)。在林前十一15的「蓋頭」和前面「蒙頭」是不同的字,因此長頭髮是蓋頭,還需要蒙紗,把榮耀遮蓋一下。

 末了使徒發出一個挑戰,「若有人想要辯駁,我們卻沒有這樣的規矩,神的眾教會也是沒有的。」今天有許多人在辯駁說,那是哥林多人的風俗,那是保羅的規矩。「我們」是指眾使徒都沒有不蒙頭的規矩,「神的眾教會」,不單是哥林多教會,都沒有女人不蒙頭的規矩。規矩也可翻作「慣例」。這還不夠回答那些辯駁之人的謬解麼?

(三)聚會的秩序(林前十四232638;提前二1114)。解經有一個原則,就是以清楚明白的吩咐來解釋含糊有疑難的語句,不能以含糊有疑難的語句來解釋清楚明白的語句。在林前十四34節,清楚吩咐「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並且從本章26節看下來,清楚的看出是指作「先知講道」(2933)說的。35節既不是指說閒話,又不是指討論問題。但是難處在(林前十一5節):「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若不蒙著頭,就是羞辱自己的頭。」清楚說到女人禱告或講道,豈不是前後矛盾了麼?怎麼使徒的命令在前後相距這麼近的地方就有矛盾呢?不是,聖經不能有矛盾,因為聖經是聖靈所默示的。我們仔細讀兩處經文就知道,在林前十一5節所說的沒有指在甚麼地方,甚麼場所;而在十四23節有「所以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這裡指定了一個範圍,就是「全教會在一處的時候。」並且從26節起,命令弟兄們一個個的可以說方言、翻方言,作先知講道,只有在這個場合,婦女就要安靜,就是不能像弟兄一樣作先知講道教訓人。為甚麼?因為(提前二12):「我不許女人講道(原文作教導),也不許她轄管男人,只要沈靜。」接著是講那個理由,前面提過。這是聖經一貫的原則,因為男人是女人的頭,神不許女人教訓她的頭,尤其是在公開的場合。因此當弟兄姊妹在一起聚會時,姊妹站地位,守本分,不教訓弟兄,不帶領弟兄,讓弟兄作頭。至於姊妹在不違背這個原則之下,儘可運用恩賜事奉神。這是聚會的秩序,我們要遵守。」

三、聖職的稱呼及其他(太廿三810;弗四11;徒十四23;多一5;彼前五14):

  許多人都想得個尊稱,受高舉,因此中文的「牧師」,英文Reverend縮寫Rev.為基督教一般聖職的人第一等的稱呼。有的人不如此稱呼,他還不高興。但主耶穌在聖經裏有明訓,「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尊師,就是基督。」「你們都是弟兄。」主是我們的好牧人,祂沒有用牧師稱呼,我們豈可用牧師的稱呼呢?難道僕人還可以大過主人麼?這也難怪,因為有一個字在聖經裏用了十七次之多,獨有在弗四11節,中文翻作「牧師」,英文翻作Pastor。在其他的地方,沒有一處翻作牧師。至於Pastor在耶立米書用的最多,都翻作牧人,沒有一處翻牧師。這是人的傳統觀念所致,以為牧人沒有牧師尊敬、好聽,其實,無論牧師、牧人,都是與牧養教會的長老或說監督同是一個人,一樣的職分。

  由於我們不用牧師的稱呼,都稱弟兄。人們就給我們加個會名,說我們是弟兄會(Mission of Brothers)。我告訴弟兄姊妹,我們不是弟兄會。我們沒有差會,也沒有總會和分會。我舉出幾個證明來:

       第一,我們不是弟兄會差派的工人來開的工作。當初在這裡開闢工作的李繼聖老弟兄,不是弟兄會的工人,他不過是與外國奉主名聚會的幾個工人有交通。他的名字也不在他們的刊物代禱冊上,他也沒有受外國弟兄們的供應。

       第二,到如今我們中間的工人,沒有一個是受外國弟兄們的差派,或受他們的供給,雖然有幾位西國愛主的弟兄在臺灣其他地方開工作,還都是我們的弟兄幫助他們開工作。

        第三,我們也始終沒有加入任何弟兄會,在他們的代禱名冊裏沒有我們中間任何一個弟兄的名字。

       第四,我們承認我們與外國奉主名聚會的幾個工人有交通,這是因為話語的交通,因為他們所持守的真理是合乎聖經的。我們願意和一切遵守聖經真理的教會,或工人有交通。不能說我們沒有牧師,指稱弟兄就是弟兄會;那我們中間也有長老,豈不也變成了長老會嗎?這是不正確的判斷。

        我們的立場是照著聖經的樣式,道道地地的地方教會。願我們的弟兄姊妹認清楚我們的立場,和我們所持守的聖經的真道。

 

-轉載自30週年特刊

 

 

李繼聖記-吳華青

人氣2819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8:46:12

李繼聖記吳華青

 經文:「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

(來十三7)

 

       主忠心的僕人李繼聖老弟兄和我相識是在民國卅八年五月間,在一個家庭聚會中;那時李弟兄剛來台北不久,由於第一次聽到他釋放主的信息,甚蒙恩典,就引起了我對他深切的注意。後來又到金山街廿一巷十九號李弟兄的住宅聽道,雖然聚會的人數還不多,並且是坐在塌塌米的上面,但是總覺得滿有主的同在和祝福。筆者正在靈性與身體均至為軟弱的時候,因聽李弟兄講道得了復興,又從他受了真理的造就,並進到事奉的道路上,所蒙的恩,實非拙筆能述得盡的。茲將十餘年的追隨經過,略舉數點,以作吾等後輩事主者之倣

一、信心的道路

       李弟兄傳道是效法使徒保羅的腳踪,走信心的道路,受聖靈的引導。他沒有差會的背景,沒有個人或團體的幫助。他從奉獻作主的工直到被主接去,一直是憑信心仰望神。他設立教會,是竭力按照聖經上真理的樣式。

()初到台灣

        當他來台之初,房子、金錢,可以說是一樣都沒有,但是他有充足的信心和豐富的真理,並有全能的主與他同在。他一面與幾位弟兄姊妹在一起禱告,求主開傳道的門,並顯明祂的旨意;一面分途每日出去尋找奉主名的聚會,幾乎跑遍了台北市所知道的聚會地方,至終沒有找到合乎聖經樣式的聚會。這時李弟兄心中有了託付,禱告越加迫切,當禱告越切時,託付愈沉重,愈明顯。感謝神!祂開了出路,讓我們租到金山街的住宅。一面與同工費理璧弟兄在第一女中禮堂開了為期一週的佈道會,因見主大大的賜福,於是又租得植物園電影攝製場長期使用。每主日下午在該處開查經班聚會,人數越來越多。李弟兄及幾位愛主的弟兄姊妹將自己所有的一點節餘擺出,先後買了約一百五十張小圓椅子,就在金山街自己的住宅,正式開起查經聚會,且每天晚上聚會從不間斷。於是越發見到主的賜福,由幾十人增至一百多人,一棟二十餘建坪的日式平房,完全打通為聚會用,尚擠得滿滿的。並於每主日晚舉行擘餅聚會以紀念主,由八人起頭,漸漸增加到百人左右,台北教會由此奠定基礎。

        李弟兄愛主的心實令人感動,他將自己所有為主擺上,並努力為主工作;白天看望兄姊,晚上查經,每到深夜十一點後人始散完。他自己與家人隨即收拾椅子、詩歌,並親自拖地板,總要到十二時後始能就寢,還要睡在地板上。他那種能吃苦並克己愛人的精神,尤為我所敬佩。

()建造台北聚會處

        民國卅八年底,國際局勢轉變,台灣情況非常緊張;同李弟兄在一起的幾位西國同工,均先後離台;更有些主內兄姊也紛紛出國;李弟兄單槍匹馬,信心堅定,更鑒於聚會日見增大之需要,及兄姊的要求,到處積極尋覓地址,作建堂打算。至卅九年夏,主預備了一塊非常合乎理想的地。經過年餘的奔跑和尋找,至終照所求的成就了。雖然該地是政府用地,既不賣又不租,政府卻答應借給我們建堂使用。李弟兄非常興奮,既看見主的預備,也相信必要建造起來。那時有李弟兄第五位愛子保羅,年約十七、八歲,同父親去量地,釘標界;他對父親說:「爸爸!此地真好,我們一定要建造起來。」誰知他說了這話不久,因天熱獨自去淡水河游泳,但因不諳水性,竟離世歸主了。當他罹難時,李弟兄正在一位弟兄家領會,講到希伯來十二章一至二節,他的心中好像有所感觸,一再重複「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這一句話,後來他說:「當時不明白,過後方知是主的啟示。」李弟兄共有六子一女,當時,老大在香港,老二陷在大陸未出來,老三、老四、老五、老六,還有小姐隨李弟兄及師母一起來台。保羅最愛主,也是他最心愛的兒子,自然他心裏有無限的悲傷。然而因有主的安慰,他並沒有因此停止講道。

        前面說過,李弟兄傳道是憑信心仰望主,沒有差會、團體或個人的支持,所以建堂的費用沒有一點基金。李弟兄不勸捐,不籌募,只在聚會的地方設一個奉獻箱,主日聚會時報告;惟在禱告上下功夫。但看見聖靈的工作奇妙,有的弟兄將心愛的以撒擺出來,也有愛主的姊妹把極貴重的香膏貢獻出來。不久就有新台幣一萬多元。此時剛改幣制,台幣五元合一元美金,而聚會的兄姊,多係軍公教人員,可說盡了力量。那時召集了一個建堂委員會,弟兄們有些寶貴的意見,然而李弟兄總是守住他信心的原則。為了要使愛主的兄姊知道並有代禱的託付起見,當時印了「建造新堂啟事」,發給本處聚會的兄姊,也寄給原在本處聚會,而後到外地的少數弟兄姊妹。感謝  神親自動工,感動了許多兄姊在此聖工上有分。

 在委員會開第二次會議時,李弟兄有感動向弟兄們交通,他要將自己的住宅(即金山街所租的日產房屋,按當時頂費很高,合約美金一千元),向銀行押款,預備擺上。弟兄們聽了大受感動,想到主的僕人不但盡心竭力的事奉主,且願將自己必須用的住宅也拿出來。因此弟兄們都願為主擺出。於是就決定動工,其實當時所有奉獻的款項,計算起來,還不到所需之半數。但是經過禱告,憑信心就立了根基。那時不但工程進行順利,且看見信實的神真是耶和華以勒。雖銀行無存餘,但每到付款期近就有預備,奇妙的神蹟非常之多。有時第二天該付款,頭一天還沒有錢,經過迫切禱告後,到了付款時又有了。一座可容五百人的大會堂,連同後面三間辦公室及裏外一切的設備,新台幣拾壹萬餘元,憑著信心一氣蓋成了。到一九五一年元旦,我們就遷到南海路現址聚會。當時有許多人來聚會,一面是要聽李弟兄講道,一面也是要看他信心所作的見證。

二、犧牲的榜樣

 李弟兄事奉主不但有信心,且能犧牲自己,完全為主擺上。他常說,主的僕人應當有信心仰望神,不應該靠著差會,仰賴人的供給。他說外國教會差人到中國來,把福音傳到中國是一件頂好的事;然而他們有一個錯誤,就是以包辦式的薪水制度來代替神向工人負責;使工人仰賴差會而不仰望神。基督教在中國傳了一百多年,而中國教會仍不能憑著信心依賴主,也看不見信心的道路。

(一)沒有薪水

 所以李弟兄傳道沒有薪水,乃是信徒受到聖靈感動時,將奉獻用紙包著,寫上他的名字,投入奉獻箱內,開奉獻箱的兄拿給他,才是他的。他不但將真理告訴我們,他也為我們留下美好的棒樣。他告訴筆者,當他初奉獻出來傳道的見證。他原作洋行的生意,收入很好。因蒙主呼召,決心下放下生意,作主的工。當時有些同事譏誚他,說他發神經,好好的生意不作去傳道。而教會裡的同工也譏諷他說:「你能傳道?走信心的道路?沒有薪水拿阿!」他在開始傳道三年,沒有收到奉獻。他將自己的儲蓄拿來用,並供給他的同工;三年後,當他的儲蓄用盡了時,那位帶領他的神僕,一天忽然有感動問起教會裏的幾位弟兄(可能是負責的),有否對李弟兄奉獻?他們却一個一個的回答說,沒有。他們才知道,就彼此對問:「這樣,他們一家人怎樣生活呢?」他們在神面前認罪說:「我們虧欠了神的僕人。」他說,當他將自己的擺上了,神的供應就來了。

(二)不依賴人

 李弟兄初到台灣來,也是盡他所能的擺上為主。初開工作,不但談不到奉獻,更需要多多的擺上。工作起來之後,就預備建堂,弟兄姊妹所有的奉獻,都是為建堂;工人仍是被忽略了。並且起初許多人也不知道他所走的道路,總以為他像一般的傳道人,是有薪水的。其實他那時正在艱難中求榮耀主的見證。後來有愛主的弟兄們知道了他所走的道路,就約了四位弟兄,每人每月奉獻一百元,用紙包著寫上他的名字。就說每月固定有四百元。按那時公會裏的薪水,少的也有八百到一千元之多。就是清苦的中學教員,也可以拿到四百多到五百元。但弟兄們的愛心,還沒有作到多久,就被他發現了。他就問弟兄們是怎麼一回事,當他知道了之後,就責備弟兄們不應該如此作。因為他是憑信心仰望神的,不要他們負他的責任。這件事當時就取消了。

 當聚會處建堂起之後,很多弟兄建議,要在會堂旁邊院內,為李弟兄蓋一座平房,作他的住宅。當時李弟兄竭力反對並阻止。他說他自己有房子住,即使沒有,也不願讓弟兄們在聚會處為他蓋住宅。他主張傳道人不住在聚會處,免得使人誤會為坐堂牧師;並給教會許多麻煩。當時弟兄們不了解,過後知道這是美好的腳踪。他又說:「我在一個地方不會住得太久,每到工作做起來了,會堂建起來了,主就會帶我到別的地方。過去在大陸上是這樣,今後也仍必如此。」果然不錯,在聚會處建起來之後一年多,他就離開台北到南洋去了。

三、熱心事主

 李弟兄不但在信心的道路上,給我們留下當跟隨的腳踪;也在事奉主工作的熱忱上,給我作了美好的榜樣。

(一)熱心傳福音

 教會從金山街開始,就努力傳福音工作。除假日帶著福音隊在新公園或街頭上散福音單張及傳福音外,並每週六晚上七時在新公園音樂台,舉行福音晚會。那時李弟兄向台北市政府請准,每週六下午租用新公園音樂台傳福音。教會製成許多福音佩帶,是用白布條繡上紅色福音標語,例如:「信耶穌得永生」、「主是道路、真理、生命」等等。每到週六下午六點鐘,李弟兄的幾個兒子:摩西、保羅、雅各、以諾,女兒傳真等就一同收拾東西,往新公園音樂台搬運,有時也有青年去幫忙。擴音機、福音帶、福音單張、詩歌、蒙頭紗,有時租借到電影片,還有電影機等等,樣樣都準備齊全。一到六時半,會場都佈置好了,弟兄姊妹齊集音樂台的後面,每人佩上一條福音帶子。先有同心合意的禱告,然後出發散福音單張,請客人。七時一到,領詩的上去教短歌,接著有詩班都佩著福音帶子,姊妹蒙頭,站得整整齊齊,獻上兩首福音詩歌。李弟兄講福音信息,詩班及弟兄姊妹撤到後台,輪流作守望禱告;直到信息結束,弟兄姊妹就注意邀請的呼召,一有舉手,就去遞一張簽名單,為他簽名,作福音談道。末了,報告主日上午十時請到植物園旁基督聚會處聽道。然後就是收場,各回各家。許多年都如此,直到音樂台有別用,市政府不租了,才停止。後來我們每主日中午一時到二時半,在植物園露天佈道,弟兄姊妹帶著小凳子去,在植物園散福音單張,教唱詩,講福音,作福音談道,簽名等事奉。

(二)事奉主恆心、忠心

 李弟兄對個別帶領人信主之工作,尤其有恆心。往往他看見有希望,或特別有才能之人,他想帶領他信主,或想得著他為主使用,總是恒心代禱,不斷探望、勸勉,鍥而不舍的努力,直到得著為止。如今在教會裏負責的弟兄和姊妹們,都能作此見證,說道當初如何帶領他們信主。他若遇見對真理有追求之弟兄,他盡全力教導、栽培。李弟兄在持守真理的見證上,及「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爭辯」上,他絲毫不放鬆。故常常遭人誤會、攻擊,甚至毀謗;但他為主及真理的緣故,從不屈服,不膽怯。例如在初初設立見證的時候,為了姊妹在會中蒙頭及安靜的問題,曾受了許多人攻擊和不諒解,常說他古古怪怪;而他是為了真理毫不妥協。他不像那些投機取巧的人,為迎合大眾心理,討好於人,甚至曲解聖經,繆講神的真道。在擘餅分杯的事上,他受了許多阻礙,使得以保守台北教會的見證。

 李弟兄作主的工,是奮不顧身的。他因工作勞累,又時常受氣,得了高血壓及心臟擴大的疾病,醫生一再的囑咐他,不能講道,要休養;但是他仍舊拚命工作,不肯停止。直到油盡燈枯,李弟兄六十歲還不到,就被主接去了。想到這位神忠心的老僕人,台北聚會處的創始人—李繼聖老弟兄,一生為主擺上,事奉主的腳踪,真是紙短、筆拙,無法述盡,相信主已經都記念了。

-轉載自30周年特刊

 

台北聚會處五十年來教會的簡史-吳華青

人氣4428
管理同工 - 教會五十年來 | 2013-07-19 18:37:50

台北聚會處五十年來教會的簡史吳華青

   大凡一個教會的創立,除了宗會之外,她的特性與立場,都與工人有關。因為工人在主前所領受的託付是怎樣,他所建造的工程,也必定是怎樣。台北聚會處教會的建立是主的忠僕,李繼聖弟兄開始的;李弟兄原籍山東煙台人,蒙恩後,在煙台查經處受造就。後來蒙主呼召到各處傳福音,足跡遍及東北、華北、華南、蒙古等地。也曾經跟隨宋尚節博士到各處傳道。李弟兄蒙恩後,因很追求聖經真理,經常和一些明白真理的神的僕人們在一起研究聖經,得著聖經真理的奧秘;尤其在日本人侵佔華北時,許多西國傳道人所珍藏的寶貴書籍,流散在市面書攤上,李弟兄經常逛舊書攤,見到寶貴的聖經參考書,如獲至寶,蒐盡錢財,購買到手,並且潛心研究聖經真理。因此李弟兄講道每次都有獨到之處;他在大陸各大都市的教堂講道,頗有名氣。

  主後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五月,由大陸來台北,住台北市金山街二十一巷十九號。李弟兄起初的計劃是在台北尋找真正奉主的名聚會。因為他的想法,他既是沒有任何宗派,或個人的背景,他也不願意進入任何宗派。後來他說:「現在宗派已經夠多了,我何必再擺一個攤子呢?」當時他想:如果我能找到一個奉主名的聚會,就該加入他們一起事奉主。但是兩個星期下來,他找遍了台北市,竟找不到一個奉主名的聚會。這時他心裡有一個很沉重的負擔,就和以後來的幾位西國同工:費理璧、郭瑞琳、威爾遜、聶爾遜等弟兄交通商量,先在金山街二十一巷十九號他的住處,開始有禱告聚會。這時還在等候,繼續在各處尋找,有的弟兄姊妹在家裡開聚會,請李弟兄去講道。兄弟就是在一位弟兄家聽李弟兄講道認識他的。後來到金山街去聚會。

   七月二十日在碧潭舉行第一次浸禮,並在同日開始擘餅。我們開始敬拜聚會是在金山街李弟兄家裡,只有八個人,李弟兄帶領,非常嚴格。姊妹蒙頭,且不講話。那時天天晚上查經,李弟兄查奧秘,費理璧弟兄查何為奉主的名聚會。這都是我從來未曾聽過的,所以熱心的追求,天天去,從未間斷過。九月間趙世光牧師自上海(淪陷)赴美轉來台北,報告淪陷後的教會受控制的情形。因趙牧師特別有傳福音的恩賜,就租了第一女中大禮堂,舉行三天大佈道會,每晚參加的約千餘人;那時教會還沒有詩班,是請許昌街青年會詩班參加獻詩。當他們穿著整齊的詩袍上台時,威爾遜弟兄立即把李繼聖弟兄叫了去,說:Charles Lee, Charles Lee快來看,巴比倫出來了,巴比倫出來了。李弟兄好怪,甚麼巴比倫出來了?他把李弟兄叫到講台跟前去,指給他看,原來是詩班穿的詩袍。因為這是從天主教興起來的,和他們的神父主教,基督教的牧師上台要穿聖衣是同一個道理;他們說:耶穌是在講台後面,天主教在牆上釘著十字架,十字架上有苦像,都表明耶穌在那裡。當神父或牧師或詩班,面對大眾站立,背對著耶穌顯示不恭敬,所以要穿聖袍。這種信仰,不但是迷信,也是把耶穌當成偶像了。所以弟兄們明白這個真理,就說這是巴比倫的東西。因此後來我們教會的詩班,多少次要作詩袍,李弟兄不准;甚至有一次吳雲章弟兄把詩袍做好,奉獻到教會來,李弟兄還叫他拿回去。舉這一點,你就知道李弟兄對於遵守真理多嚴格。還有新蒙恩的姊妹,在擘餅的時候,站起來禱告;李弟兄暗暗地扯她的衣服,叫她坐下。所以我們聚會的秩序,是遵受守真理--使徒的教訓,林前十一章116節,姊妹蒙頭;及林前十四章3435節,姊妹在會中不開口。初初實行起來,還真是不容易。不但有人反對,甚至還有人批評李弟兄古古怪怪。但是確實看見主的同在和賜福,聚會以來不過幾個月,神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李弟兄的住宅,不過二十幾建坪,早就容不下了。主日聚會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上午在金山街,下午在植物園租電影攝製場,大約一、二百人;晚上在金山街擘餅。平時從周一到周五,晚上七時半到九點,都在金山街查經。周六晚上是青年聚會,也在金山街。當時有一批大學生,從大陸來,沒有上課,住在七海公司,郭瑞琳、聶弟兄等西國弟兄,到他們中間去傳福音,也帶領了不少青年人歸主。後來青年聚會人也坐不下,當前唯一的目標,就是到處找地準備建堂。每天吃了早飯後,李弟兄同著李俊儒弟兄,騎著腳踏車,到處去找,打聽;他們首先看重的一塊地,是植物園旁邊靠南海路旁的一塊地,一打聽是日本時代的跑馬場。問市政府,回應是既不賣,又不租,只好放棄。又等了一段時間,還是找不到,只有報告,請大家禱告。當時是吳國禎先生作台灣省主席,吳夫人很愛主,請李弟兄每週五一次下午在她府上查經。經過一段時間,神也很賜福。後來吳夫人問李弟兄,你們要不要建堂呢?李弟兄答:要啊!問有否地皮?答:沒有,找不到合適的。吳夫人講:我告訴主席,請他們給您找一塊。不久夫人告訴李弟兄:有一塊地是空地,但是這地在植物園內,既不能賣又不能租,可以無條件的借您使用,您蓋了禮拜堂之後,無價使用十年。十年後,土地連建築物歸還政府。這個條件您看能接受否?那時政府的計劃是兩年準備,三年反攻,五年回大陸。況且我們百分之九十幾,都是大陸來的,既無恆產,又無錢財,若叫我們籌錢買地,也真買不起。當時覺得這個條件對我們非常合適。等李弟兄照地目找著這塊地之後,他雙腿跪在那塊地上向神獻上流淚的感謝。「神啊!您真是奇妙的神,我們開始看中的就是這塊地,您就把這塊地皮賜給我們。您真是聽禱告的神,我感謝您!」

 主後一九五○年(民國三十九年),九月三日獻地感恩。之後不久,一天下午李弟兄同第五子保羅及李俊儒弟兄,到植物園量地,並用繩子圈起來,釘標界。那天很熱,在量地時,保羅對父親說:「爸爸!這地真好,我們一定要建起來。」

 地量好後,保羅弟兄獨自一人到淡水河去洗澡,哪知就這一去不還,慘遭滅頂。全教會都極其悲傷尤其是李弟兄當時還在瞿荊洲府上領家庭聚會,講到希伯來書十二章一至二節時他的心中好像有所感觸,一再的重復「仰望為我們創始成終的耶穌」這句話;後來他認知是主的啟示。保羅最愛主,也是他最心愛的兒子,自然他的心理有無限的傷痛。然而因有主的安慰,他並沒有因此停止領會,那時每天都有查經,主日上下午都有講道。又因時局緊張,先後從大陸來的西國同工,一個一個的早都離去。但是神卻與他同在,他仍是努力的工作;並下定決心走使徒保羅所走的道路,就是當教會建起之後,他就離開。李弟兄邀請了十二位建堂委員,開了幾次籌備會議,籌備建堂工作。當第三次籌備會議中,李弟兄自動提出,將金山街二十一巷十九號自己住宅抵押銀行貸款,所有委員均大受感動。我們教會從開始就是無宗無派,完全照著新約聖經教會的樣式建造。因此我們既無差會支持,又無個人或團體的幫助,只是單憑信心仰望教會元首基督。前面說了,我們都是大陸來台信徒,教會沒有任何建堂基金,弟兄姊妹也無恆產,李弟兄不勸捐,不籌募,並且遵守聖經教訓,對於未信主的人,分文不取。只有在聚會地方設一個奉獻箱,主日聚會時報告;唯一的秘訣,就是在禱告上下工夫。但看見聖靈奇妙的工作,有的弟兄將心愛的以撒擺出來,也有愛主的姊妹把極貴重的香膏貢獻出來。不久新台幣就有一萬多元。此時剛改幣,五元台幣合一元美金,而聚會的兄姊多係軍公教人員,可說盡了力量。此時建堂委員又開了一次會,弟兄們有些寶貴意見,然而李弟兄總是守住他信心的原則。為了要使愛主的兄姊知道有代禱的託付起見,當時印了「建堂啟事」,其文如下:

 

  本聚會處自去年五月在台北金山街開始奉主名聚會以來,深蒙神的賜福,因人數日增,聚會容納不下,乃借用植物園內攝影場聚會,雖然因陋就簡,感謝主的恩典,參加聚會的弟兄姊妹甚多,而聖靈工作歸主受浸者亦日眾,聚會處所頗感狹小,且不能儘量使用,諸多不便。經眾弟兄姊妹同心合意恆切禱告,蒙主恩賜臺北市南海路地基一塊,擬即在該地興建會堂。惟本會向以仰賴「使無變為有」的神為我們供給的來源,並無差會及個人為後盾。如主內同道受神之託付,樂意奉獻者,願神使用而作成此事。我等不過是神之管家,願意為祂盡忠。更希望主內同道,效法馬利亞在主的「美事」上有份,更如她「盡所能」的奉獻來榮耀神。

           臺北市南海路基督徒聚會處建堂籌備會啟

    啟事印發,詮釋為了在本處聚會的弟兄姊妹;兼或寄給少數弟兄姊妹原在本處聚會,而後到外地者。感謝神親自動工,感動了許多兄姊在此聖工上有份。當時所有收到奉獻的款項,雖還不到估價總數的一半,但李弟兄經過禱告,憑信心就開始建造。於主後一九五○年(民國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主日)上午九時半在南海路建堂地基上,舉行奠基典禮,安放基石及紀念物於地基內。那時不但工程進行順利,且看見信實的神真是耶和華以勒。分期付款,銀行雖無存餘,但每到付款期近,就有預備,奇妙的神蹟非常之多,有時第二天該付款,頭一天還沒有錢,經過李弟兄迫切禱告之後,到了付款時就有了。並且我們的地基是延伸了兩次的,起初連後面一排三間辦公室,一共是六間;一個窗戶是一間,但李弟兄覺得太小,往後延伸一間,是七間。剛把地基打好,又來了錢李弟兄決定再加一間,共八間(連講台在內)。一棟可容五百人的大會堂,連同後面三間辦公室及裡外一切設備,新台幣壹拾壹萬餘元,憑著信心一氣蓋成了。感謝讚美主,一切都是這位創始成終的主耶穌作的。到一九五一年元旦,我們就遷到南海路基督徒聚會處聚會。當時有許多外面的的人來聚會,一面是要聽李弟兄的講道,一面也要看看他信心所作的工作。所以每個主日上午,不但八十條長椅子坐滿,而一百多張小圓椅子,會堂內的走廊加滿;可以說擠得水洩不通。因此後來才在會堂外面兩旁蓋上走廊,有培靈佈道特別聚會時,兩邊加滿椅子,可坐八百餘人。

    會堂建起後,建堂委員成為教會的執事。他們商議在聚會處空地蓋一棟平房,為李弟兄的住宅。李弟兄知道這事,竭力反對並阻止。他說自己有房子住,即使沒有,也不願讓弟兄們在聚會處為他蓋房。他主張傳道人不住在聚會處,免得使人誤為坐堂牧師,並給教會添許多麻煩。他又說:「我在一個地方不會住的太久,每到工作起來了,會堂建好後,主就會帶領我到別的地方。過去在大陸上是這樣,今後也仍必如此。」果然不錯,在聚會處建起來之後一年多,他就離開台北到南洋去了。

    李弟兄留下許多美好的腳蹤,例如他不但不住在聚會處,他傳道單憑信心,不拿薪水。開始弟兄們還真不習慣,給他教會的的供給,他不要;弟兄們想,他一家人怎能生活呢?後來幾位弟兄商量,當時公會裡傳道人的薪水,至少的也有八百到一千元多。就是清苦的中學教員,也可以拿到四百到五百元。弟兄們約了四位弟兄,每月每人奉獻一百元;這也是他們的愛心。但沒實行多久,被李弟兄發現了,他就問弟兄們是怎麼一回事?當他知道了之後,就責備弟兄們不應該如此作。因為他是憑信心仰望神的,不要他們負他責任,這件事當時就取消了。他走信心的道路,到地是怎樣的呢?後來我們才明白,他完全仰望信實的活神,負他全責。神知道他的需要,聖靈自會感動弟兄姊妹,將他應該擺上的,奉獻出來,用紙包著,寫著他的名字;收錢的人見了交給他。那就是神給他的供給。他親口告訴筆者,當他蒙召時,是他正作洋行的生意很順利的時候。那時手裡有一點錢,當他有感動要放下生意作主的工時,曾去見神的老僕人,說明他心裡的感動;那位神的僕人對他講,傳道是如何的苦,這個信心的道路是如何難走。但他不能不順從他心理的感動,到後來仍是放下他的職業,奉獻自己為神使用。當他奉獻了之後,在去見那位神的老僕人,他又告訴他:作神的工作如何的美,如何的喜樂,走信心的道路神會如何的看顧。

 但是有一些他的同事譏誚他,說他發神經,好好的生意不作去傳道。而教會裡面的同工,也譏誚他說:「你能傳道?!走信心的道路?沒有薪水拿啊!」他在起初傳道的三年,沒有收到奉獻。就將他原來的儲蓄拿來用,並供給他的同工,三年後,當他的儲蓄用盡了的時候,那位帶領他的神的僕人,一天忽然有感動,問起教會裡的幾位負責弟兄,有否對李弟兄奉獻?他們都一個一個的回答說,沒有。他們才知道,就彼此對問的說,這樣他一家人怎麼生活呢?他們在神面前認罪說,我們虧欠了神的僕人。他說當他將自己的擺上了,神的供應就來了。

    當李繼聖弟兄負責的時候,講台方面,偶而他也請外面的人講道。但有一個原則,凡在台北有教會的,不管他多有名,一律不請。我說在起初偶爾請的,像遠東青年歸主協會,他們只是一個傳福音的機構,從不設立教會。他們的負責人和李弟兄很熟悉,所以有時候他們來傳福音;但有一次他來了,一上講台就宣佈「請一位弟兄和一位姊妹禱告。」等了一下,沒有弟兄禱告;總是那位操山東口音的老姊妹站起來禱告。以後李弟兄不再請他們了。除了他知道我們持守聖經真理的立場,像姊妹在聚會中蒙頭,不公開禱告;為了要保守真理的見證緣故,一律不請外面傳道人來教會講道。新堂建起後,第一次培靈佈道會是請王峙弟兄來主領,一共三天,會堂兩側走廊,都添滿了小椅子,保守點估計也有六百人。頭兩天講的非常之感動人,就是第三天他在講到彼此相愛時,他說不論你是小群大群,蒙頭不蒙頭,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好了,接著主日聚會,姊妹大都不蒙頭了。弟兄姊妹有感覺的不多,惟有李弟兄難過得要死。他親口對我說:「吳弟兄,以後講台不可隨便請人。建立一個見證,是多麼困難,可是拆毀一個見證,太容易了。」

    會堂建起來後,一切事奉工作又有一個重新開始,首先是一切聚會改在新堂。辦公地點也遷在聚會處內;以馬杵斯函授學校,原在李先生住宅辦公,自新堂建起後,也遷在會堂後面辦公室內辦公。青年團契原在李宅聚會辦公,因後來鬧事故,曾經被李弟兄停止了。新堂建起,又再重新開始。雖然人沒有從前多,但都是學生,很單純。

 第一年,一九四九年共有四次浸禮,計有弟兄十六人,姊妹十四人,總共三十人歸入主名。第二年,一九五○年,共有三次浸禮,弟兄姊妹共六人。一九五一年新堂落成,二月舉行新春佈道大會一週, 三月十一日舉行會堂落成後,第一次浸禮,計有二十位弟兄,二十一位姊妹,共四十一人歸主。全年共有三次浸禮,六十四位弟兄,四十五位姊妹,總共一百零九人歸入主名。願榮耀頌讚歸與父神。

    李先生是我所見到最能講解聖經及真理最清楚的傳道人,他有神特別賜給的查經恩賜。他不但用聖經講解聖經,而且每次講解總有獨到之處。因他忠心於主又有追求,故神將創世計畫與奧秘真理託付了他,始能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筆者從他公開的查奧秘兩遍:一遍是在衡陽路20號樓上開始,不久移到他的家裡。第二遍是在新會堂落成後,在會堂公開的查經。第三遍是在他家裡小組查經,是討論問題式的查經。每次查經都寫筆記,而且過後潛心追求、研究,深覺奧秘真理的寶貴。所以李弟兄去南洋後,我在台北也公開查奧秘兩遍,小組查經造就工人兩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查過兩遍。李先生一再地囑咐我:「吳弟兄,你一定要把奧秘寫出來!」我答應過他,也答應主,要寫出來。

    主後一九五二年三月九日,李弟兄宣佈將於三月底赴南洋,教會行政及事務,交王紹文、吳從先兩位弟兄負責;教會的講台及屬靈的帶領,交吳華青及呂耀謙兩位弟兄負責。當時筆者還在台北師範任教,呂耀謙弟兄在淡水中學教書。白天去學校上課,晚上去會堂查經;從週一到週五除週三晚是禱告交通聚會外,都是查經。週六晚在新公園傳福音。這是教會自金山街開始以來,沒停止過的聚會。那時每到週六晚上六點多就開始,先是青年弟兄搬運機器,福音佩帶白布條,繡上紅字「信耶穌得永生」;「主是道路、真理、生命」等標語。七點弟兄姊妹出發,配上福音帶子,一齊到新公園音樂台,作了禱告就分散單張,請客人。七點半唱詩、講福音;然後作個別福音談道、簽名;散會後再作禱告。弟兄們有的檢場,分別回家。直到一九五四年五月,因地點政府有用,傳福音改在週四晚,到十月週四晚也不借了。於是每主日午後一時半起,在植物園涼亭內及周圍附近傳福音,個人帶著小凳子,掛上詩歌,唱詩、散單張、請客人、作福音談話,簽名直到三點半回到會堂來聚會。主日上午八時開始兒童主日學,九點半開始福音培靈聚會,到十一點散會。中午在植物園傳福音,三點在會堂查經造就,四點至五點擘餅敬拜。週四下午三點姊妹聚會。週五下午三點姊妹禱告聚會。這是實行了許多年的時間表。那時因教會注重傳福音,經常有慕道友來教會聽道;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三年,有四十一到五十五人受浸。一九五四年全年四次浸禮,共一七六人歸主。一九五五年有五次浸禮,一六五人歸主。可見教會要注重傳福音工作。

    那時教會配搭的同工有:張彼得、張統華、薛子富、薛榮年、黃偉等弟兄,後來有曾位中、許煒、林強等弟兄。這些弟兄們不但在真理上同心,在事奉上同工,且是在福音工作能擺上的。再說呂耀謙弟兄,從開始我們都在一起與李繼聖弟兄同工的;不過可惜他住在淡水中學學校宿舍,較遠一點,李弟兄的奧秘查經,沒有參加,這是他吃虧的地方。李弟兄去南洋後,把教會工作交代我們四個人。吳從先弟兄管教會的會計和出納。另外管全教會弟兄姊妹擘餅名條和出席登記卡。王紹文弟兄管理教會看堂工人,和修繕工作等事務。吳華青負責講台安排,查經造就,擘餅接納,探訪及所有公務處理等;因為除了聚會及開會時間,弟兄們平常是不來辦公的。吳弟兄除了聚會、探訪之外,還要天天來聚會處辦公的。當然帶職事奉是辦不到的,所以當李弟兄要去南洋之前,我曾向李弟兄表示,我要辭去學校的工作,專心傳道;他立刻給我否定說:「你不要!你要等候主。」到一九五三年,李弟兄走一年多後,教會需要全職事奉的工人非常孔急,弟兄姊妹的呼聲和禱告非常迫切;這時我不再考慮就毅然的下定決心,向校長遞上辭呈。那是民國四十二年七月底,剛剛一個學年結束時,校長問我有何高就,我說:「不是高就,我是奉獻傳道。」他說:「傳道也可以教書嘛!」我說:「不行,若是傳道再兼職,恐怕兩樣都作不好;請准我辭了,好專心傳道。」於是校長就給我批准了。當我辭去學校工作之後,再寫信告訴李弟兄,不料他的回信竟是:「感謝神!這就是我多年在神面前求的,神竟成就了」。教會在一九五二年六月二十日出版「見證」月刊創刊號,報導教會的見證。初由張彼得弟兄負責編印,吳華青寫稿審稿;後來擴大裝訂成冊,起初發行全台灣,後來遍及南洋、美國各地;全是免費供應,長達八年之久;終以經費負擔太重而停刊。許多讀者深為惋惜。

    一九五二年七月富力農弟兄偕眷由加拿大來台,先在本教會參加事奉,後在北投開始傳福音,由台北弟兄姊妹去配搭協助。十月間巴堪仁弟兄夫婦來台中,買自由路八號房屋一棟,開始傳福音,台北呂耀謙弟兄去協助開荒工作。李繼聖弟兄九月返台,公開查經,查考神在創世以前及創世以來兩大計畫,使弟兄姊妹徹底明白聖經中的奧秘及時代真理,堅定信徒之信心,以迎接異端之挑戰。李弟兄於二月九日再度去南洋傳道。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三日,以馬忤斯聖經學校總校校長哈勞弟兄來台訪問台灣分校函授事工。那時台北分校工作已頗具規模,由吳華青弟兄擔任分校校長。陳炯老弟兄任教務主任,學生很多。台中聚會處設有支部,由巴美德姊妹任負責人。八月間在日月潭名勝區舉行第一屆基督徒夏令會,到會八十餘人,由台中聚會處主辦。以後每年於暑期都舉行一次夏令靈修會,由台北台中輪流主辦。講員有時特別邀請,有時由弟兄們輪流擔任。

    一九五四年春,北投福音工作自富力農弟兄遷去後,加緊展開,多人蒙恩,原借圖書館聚會甚不方便,乃由郭紫峻弟兄陪同尋找建堂用地,選定北投國小對面一塊基地開始建造使用,很快成立聚會處,傳福音、擺身體見證。胡慎之弟兄於六月間到嘉義灣橋肺病醫院,探望信徒作個人佈道工作,數月後,深感有在該處成立聚會處之必要,乃與台北負責弟兄交通;並由吳華青弟兄親去探望,決定蓋一間簡單竹屋,建立灣橋聚會處,一年之內,近百人歸主蒙恩。由胡慎之弟兄在該處負責福音工作,台北弟兄們托著。台北教會數年來,對於福音工作,非常注重推展。不但是每週有一次新公園音樂台的傳福音,每主日一時半在植物園草坪上也有一個小時以上的傳福音,撒單張及作福音談話。所以在一九五四年有六次浸禮,共一百七十六人受浸歸主。一九五五年六月起,教會開始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守望禱告,由弟兄姊妹自認時間;每次以十五分鐘為限,在原地禱告。每週印發禱告事項,使禱告方向不致混淆。

    起初建會堂除會堂及連帶後面三間辦公室之外,就是廚房和廁所;實在不敷使用。於是經過禱告,長老同工們開會商量,決定再在後面建一排辦公室及主日學教室。會堂兩邊走廊及整個聚會處之圍牆亦同時興建。感謝主頓決寬敞多了。除了兩頭一間分配為以馬杵斯函授學校辦公室,一間分為長老辦公室外,中間有拉門隔為四間主日學教室。

    本年八月初,借淡水純德女中校舍,舉行全省聚會處第三屆夏令靈修會。會中有虎尾徐晉三弟兄邀請吳華青、呂耀謙、巴堪仁、程清水等弟兄,為虎尾弟兄姊妹聚會地點禱告。感謝主!到大會結束那天晚上,大家同受聖靈感動,覺得應在虎尾成立教會。九月初,本人得虎尾弟兄們邀請,在虎尾開始培靈造就聚會七天,並遵守聖經真理,正式成立奉主名聚會。選定本年十二月中旬,借糖廠中山堂為佈道場所,舉行三天佈道大會;由筆者任講員,台中巴堪仁弟兄領詩,西螺程清水弟兄翻台語。感謝恩主,聖靈大大作工,不但偌大之中山堂坐滿,而且每次聚會聽道之人深受感動,會後簽名歸主的人甚多。這次有薛榮年弟兄隨我去虎尾搭配工作,大會結束後,弟兄們把薛弟兄留下牧養教會,並借糖廠幼稚園教室聚會。

    黃偉弟兄於十二月間在基隆和平島借屋傳福音,蒙恩人甚多,建立奉主名聚會。一九五七年二月間在台北市南機場區舉行三天露天佈道大會,日期是幾個星期之前訂的;又經過弟兄姊妹多時的禱告;但到佈道前一天廣播電台報告,有颱風大雨要來。南機場新和村是國防部聯勤眷屬住宅,弟兄姊妹的住屋都很窄小,故借用各眷村聯合廣場,舉行露天佈道會。為了主的福音得傳開,弟兄姊妹迫切禱告,第一天晚上沒事,人很多,僕憑信心講完道時宣佈:「明晚繼續,相信主叫風雨不來。」弟兄姊妹擔心,吳弟兄如此宣佈,萬一明天颱風來了怎麼辦?結果第二天白天有點陰雨,到了晚上,真是無風無雨。很大一塊場地,坐得滿滿的人;講完了道,有好幾十人舉手接受主。感謝父神,榮耀歸給祂!第三天晚也是一個好天氣,直等三天佈道完了才下雨。不但如此,佈道會後,曾位中弟兄作見證;他在佈道會之前,默默在神面前許願說:「這次南機場傳福音,若有一百人簽名,我就辭去工作,下來全職事奉主。」原來他在橡膠廠工作,結果那次南機場三天佈道會後,共有一百多個人簽名信主;所以曾弟兄實行諾言,傳完福音就辭職了;先在台北事奉主,後在埔心、龍潭等處傳福音。完全憑信心傳道。

    主後一九五八年,春節期間擴大傳福音,分別在本會堂、植物園及南機場眷村等處舉行;主不斷的將得救的人加給教會。每年多的有五、六次浸禮,總有一百多人受浸。四月間李繼聖弟兄及師母自新加坡經香港來台,在台停留一個半月,五月三十日返星。李弟兄多年辛勞,身體軟弱,患有高血壓及心臟病,極需休養,這次抱病來台,主要是對內勉勵信徒要離開不義,追求公義、信心、仁愛、和平(提後二1922)。此外,主要工作是在五月二十日下午擘餅後,公開按立王紹文、吳從先二位台北教會的長老,負責管理神的家;又印證吳華青、呂耀謙兩位弟兄為神的使者,負責傳揚神的信息,牧養神的教會。我們四位弟兄在教會裡事奉神,經過十年之考驗,證明是聖靈設立的(徒二十28)之後,李弟兄來函,因身體不適,擬赴印尼休養,邀筆者去新加坡暫時代他工作。於八月二十七日應邀赴新加坡,與那邊弟兄姊妹會面,並帶領弟兄姊妹查考真理的奧秘。李弟兄把工作交代吳弟兄,就去印尼看望教會。有一晚上十二點過了,有一位周弟兄來叫門,開門之後始知他的小兒周天佑發高燒,患小兒麻痺,來請李弟兄去禱告。李弟兄不在,只有吳弟兄去。去周家之後,見周弟兄夫婦及周小弟都啼哭流淚,我問天佑小弟弟,你信主會醫治你麼?他立即回答:「我信主一定會醫治我」。他在床上躺著,發著高燒;我即按手為他禱告:「主啊!你是喜歡小孩子到你面前來的,天佑現發高燒,患了小兒麻痺,僕人懇切祈求你醫治他,叫他能站起來,完全好了,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他母親扶他立刻站起來,在床上破涕為笑,讚美主。當時在新加坡小兒麻痺非常流行,政府通令各家,有小孩的要去衛生所打防疫針(即沙賓疫苗),有患麻痺的必要送醫院隔離,否則,處罰。周家還有大兒天恩,均是十一、二歲,就帶天恩去注射。衛生所問他:「你不是還有一個兒子嗎?為甚麼不帶他來注射?」他父母又不敢說他剛得過麻痺。若說了,要罰錢的,因為沒送醫院。於是勉強把小兒天佑也帶去注射。這一注射,立即又發病了。過了一個多禮拜,周弟兄又來請我去禱告。我問他:「不是好了麼?」他才對我講出上情。第二次又去按手為他禱告。感謝主,這次主又醫好了他。過了約一個月之後,主日母親帶他來聚會,因教會是租青年會禮堂,在二樓聚會,要上樓梯;當母親牽著他的手一步一步的上樓梯,上到最後一步,他突然雙腿跪在地上,因患過麻痺的腿沒有力。這時弟兄姊妹才肯定他是患過麻痺的。感謝讚美神,祂是聽禱告的神,用神蹟證實祂與我們同在。十多年後,天佑和他父母一直都紀念我們。

    過了一個多月後,李弟兄由印尼返星,安排我到馬來西亞的新山、笨珍、吧生、怡保、吉隆坡、馬六甲、野新等地教會,傳主的道。最後又回到新加坡;李弟兄一再的囑咐我:「吳弟兄,你要把奧秘寫出來!」我答應:「好!」在新馬約半年時間,然後回台北。當然在這半年內,台北方面,辛苦了呂耀謙弟兄及其他同工們。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愛筵交通會上,報告半年來在新馬各地工作概要,將榮耀歸給父神!接著二月十至十三日,四晚新春佈道大會。在佈道期間,有以馬忤斯聖經學校董事長麥克禮弟兄,來看望台灣分校工作。於十三晚佈道會中作見證,述說前年美國五位青年在厄瓜多爾食人之奧卡族部落傳道,被當地土人殺害,其中一位即麥克禮之子,見證輔以幻燈,感人至深。

    埔心福音工作開始,因易瑾弟兄對埔心軍眷有負擔,特請台北教會前去做福音開荒工作,並請薛子富、謝志超、張統華等弟兄,先後去傳福音,由薛子富弟兄主持。主將得救的人不斷加給教會,乃積極籌建會堂。經九個月的時間,蒙恩之人甚多,十一月廿九日有二十多位弟兄姊妹受浸歸主,榮耀歸父神。

    感謝主恩,台北教會工作積極向外擴展,同工差遣出去甚多,深感牧養工作,人手不夠;弟兄們同心禱告,覺得有增設長老之必要。吳華青弟兄向長老們推薦,擬請郭紫峻弟兄與謝明山弟兄出來擔任長老職分。經呂耀謙、王紹文、吳從先三位同意,乃與郭、謝兩位弟兄商量,得其答允,訂於一九六○年一月愛筵交通時公佈設立。從此,我們每週一次長老會議,乃是六位,共同處理教會事務,分別擔任牧養工作。三月十二日埔心教會舉行獻堂感恩聚會,台北教會十餘位弟兄姊妹前往參加,共同感謝主恩。

    李繼聖弟兄於四月十九日返台,教會兄姊數十人至松山機場迎接。李弟兄這次抱病來台,對內培靈講道以擺見證為主題。精簡教會事工,教會唯一刊物「見證」,歷時八年,終因經費負擔太重,稿源缺乏,乃決定停刊。六月十八日教會舉行愛筵歡送李弟兄。

    聚會處租地係自一九五○年十月一日至一九六○年九月三十日止,十年到期了,遂將房舍一起交還政府。於一九六一年一月十一日省政府批准繼續租用三年(迄一九六六年准購屋交換使用,先是兩年為期,至一九七○年後方改為三年一期換約),並指定一棟在台北,一棟在北投;在台北市永康街一棟樓房,在北投的一棟平房。後來北投的不要,又指定換台北中和鄉,於是賣掉北投的房子,買了中和市兩棟,三年換一次約,直到如今。

   一九六一年五月十一日,李繼聖老弟兄於香港親戚家,因腦溢血歸主安息,享年六十一歲。台北教會眾弟兄姊妹聞訊莫不傷悲。一面去信安慰李師母及其家屬,一面於五月十四日公告眾弟兄姊妹,為李弟兄家屬代禱。

    一九六二年六月「敬拜事奉詩歌」出版,因編者非常忙碌,初有張統華弟兄同工,合作挑選;後來張弟兄去了埔心,編者一人修詞,編排、抄譜、送印刷廠,校對八遍還有錯;校對好了,上版之後又有錯,所以這本詩歌費了許久的時間才出版。

    一九六三年新店教會開始成立,由郭紫峻長老趙恢吾弟兄負責。初在新店太平路聚會,台北教會經常有弟兄去支援。後遷至新店安康路一段2016號,是郭紫峻長老宿舍,奉獻教會為新店基督徒聚會處使用。趙恢吾弟兄歸主後,由許煒弟兄負責牧會,仍是台北弟兄們去幫助。

    一九九六年「甘露」出版,是幾月開始,筆者也查不出來了。但知道這是那時青年團契所出版的刊物。起初是傅平弟兄主編,後來有幾位弟兄陸續編輯,直到一九八一年七月一日,出了四十六期;剛好出了南海路三十年特別刊物而停。前後支持了十五年,頗不容易。嗣候,教會每週出週報一張,所有教會重要的消息,各個聚會的時間和內容,講台信息綱要等,皆刊登於週報上。

    一九六七年八月三日,在台中舉行全省各聚會處同工交通會議,討論以馬忤斯聖經函授課程需要修改、重訂、翻譯、出版工作。當時推定台中方面:巴堪仁弟兄、吳然弟兄,巴美德姊妹;台北方面:吳華青弟兄、呂耀謙弟兄等為編審委員;由吳華青擔任主審,負責定稿、出版等工作。自「神的僕人」、「聖經教導我們甚麼」、「基督徒生活」、「基督徒長進指南」、「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人書」、「聖靈位格和工作」、「彼得與教會」、「基督徒基本信仰」、「聖經每卷概要」、「教會真理」和「聖經預言」等十三個課程。每個課程至少十二課,多到二十幾課,共花四年的功夫,全部修改文字,對照原文保持原意,有的重譯,有的裝訂成冊,全部重印,煥然一新。出版後,所有採用中文課程的如: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台中等各地,都向台北購買,略收印刷費。此在文字工作上,是一大工程。感謝主恩帶領完成,榮耀主名。

    一九七一年元月一日,陳華星弟兄加入教會全時間事奉主。並組織青年福音隊,由陳弟兄與左守拙弟兄帶隊赴虎尾教會配撘傳福音工作。二月間何曉東弟兄來台,除南海路外,在各教會傳道。台北教會在五股購買房屋,設立聚會處,由謝志超弟兄負責傳福音,台北弟兄去協助。

    吳華青弟兄於八月十日赴美國、巴西等地傳道。原訂去三個月即返台,不料去聖保羅後,卻被那邊弟兄姊妹留下,為台灣傳道人多,可是到南美來的,非常之少;更適逢在那邊傳道多年之工人,決定赴美國以馬忤斯聖經學院深造,正缺工人時,他們認為這是神的差遣,勸吳弟兄辦居留。於是吳弟兄經過禱告後,就決定留下來了。況且離聖保羅約一百公里處之金邊市 Campinas),為巴西第二大城市,有華僑約二、三百人,我們設有華僑基督教會。那裡原來的工人因患肝病及高血壓,不能工作。他們也來要求我到金邊去牧會。所以作主僕人的,要看主的差遣,和工作的需要,不能隨自己的心願選擇。在那種情形之下,豈能不理走開呢?至於台北方面,有呂耀謙長老及陳華星弟兄,並有好多位帶職事奉的工人,像胡子遐弟兄、唐賢鳳弟兄等;所以就在那裡定下來了。一待就是八年過去了。

    一九七三年元月廿一日,王紹文弟兄夫婦赴美。三月底林口聚會處正式成立,由謝志超弟兄負責。自十一月份起,南海路主日上午福音聚會開始以英語講道,國語翻譯;由美籍魏思道弟兄負責,教會通英語的弟兄配撘翻譯。一九七四年十月八日,吳從先弟兄在美息勞歸主,台北教會於十一月二日舉行追思聚會。

   一九七五年元旦起三天福音聚會,由艾德根弟兄主領。南機場新和村因改建而拆除,定期聚會改在吳俊欽、袁思敬、許良弼及李一華等弟兄家輪流舉行。三月十九至二十一日三天培靈會,由麥威廉弟兄主領。李繼聖弟兄著之「道路真理生命講章」及「但以理十講」於三、四月間出版。

   一九七六年元月一至三日有新年福音聚會。四月三日、五月二十二日及七月十日舉行三次福音茶會,邀請主日上午福音聚會慕道友參加。一九七七年四月份起恢復以國語講道,傳福音及培靈並重。四月六日美國芝加哥以馬忤斯聖經學校校長哈里賽弟兄來台北商討工作之展開。中壢基督徒聚會處於四月二十三日開始聚會,台北弟兄去協助。台中聚會處在健行路建的新堂落成,於四月五日舉行獻堂感恩聚會。呂耀謙弟兄於十二月下旬去星馬傳道,主領當地之金馬崙退修會,於一九七八年元月十一日返回台北。

    二月六日張鳳閣弟兄夫婦自美返台,投入教會全職事奉。陳華星弟兄於九月間赴西螺神學院進修。美國承認中共,與台灣斷交,並讓中共進入聯合國;一九七九年外籍同工紛紛返國。郭瑞琳夫婦於年初退休回澳洲,結束靈光醫院工作。台中巴堪仁夫婦於五月三日退休返美。北投富力農夫婦於五月二十四日退休返加拿大。台中艾德根弟兄全家亦在六月中返蘇格蘭渡假。

    吳華青弟兄夫婦於六月二十八日自巴西經美返台,離國八年再入國門,倍感親切。不再作流離國外的僑民了。可是住了二十五年羅斯福路的房子沒有了,首先是沒有窩藏身。感謝神,幸有女兒繼芳接待我們駐在她的家裡。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熱心的接待我們。此時,呂耀謙弟兄因肝病而需休養,並竭力勸我不要再回巴西了。他的理由有兩點:(一)要留在台北寫奧秘,在外國印刷不方便。這也是僕應承了李繼聖弟兄的囑咐。惟此時尚不能作決定。因為在離開聖保羅時,那邊教會也沒有工人,我們離開的原因,是知道呂弟兄肝病復發,身體軟弱,我們回來看望弟兄姊妹,預備再回去的,所以甚麼都沒帶,只是兩個老人;飛機票買的是來回的。可是姊妹們到繼芳家裡看我們,懇切要求我們留下來。如是我們慎重禱告,尋求主的旨意。

    當年夏令會借新竹聖經學院,安排僕主領。又至各教會講道交通,並領台北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一日培靈會。出版「天國國民的品格」與「教會來源成長與生活」二書。然後於八月底赴菲律賓、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各地傳道看望教會。到了南洋見到各教會弟兄姊妹們。都勸我留在台灣,不要再去巴西。「因為台北是一個總站,是基督徒聚會處的目標;如果台北在真理上有甚麼差錯,會影響我們各地的教會。況且你要寫奧秘,當然應該留在台北。」當時,我去南洋之時,妻去美國轉奧地利看望女兒繼美,那時她生產第二胎,Gloria,住幾天返美等我從南洋回來,再去美國和她相會,一同回巴西聖保羅。但是當我在星、馬傳道受到弟兄們的勸告時,我深覺主的旨意是要我留在台灣。於是寫信告訴妻,我決定不去巴西了。叫她在美把機票寄給繼德退了,叫她回台北。從此心安定了。一九八○年元月,回到台北一面造就工人,一面撰寫「真理的奧秘」。 承青年弟兄們的要求,主領每日晨八時之「青年查經班與下午三時之造就聚會」。感謝主的同在,弟兄姊妹都火熱地追求。

 

何曉東弟兄

人氣11159
管理同工 - 懷念故人 | 2012-05-02 19:10:39

何曉東弟兄是在華人基督教界一位多產的作家;於1926422日,出生在上海一個有道教背景的家庭裏,九歲時喪母,父親為留美法學博士,學成後返華執業,而成為上海五大名律師之一。何弟兄於學生時期即嚮往成為作家,曾讀上海聖約翰大學,1949年隨父親來台,畢業於台灣省立法商學院。19501029日由李繼聖弟兄在台北水源地(今公館自來水園區新店溪邊),受浸歸入基督名下;1950年代末期赴美深造,隨後加入美辛辛那提華人教會,並參與服事。何弟兄喜愛攝影與寫作,1962年春何弟兄出版其第一本散文著作《一把麵粉和一點油》;隨後共出版一百卅多本書籍,而以為名人撰寫自傳見證著名。大約自1980年起,每當何弟兄返台時,皆回南海路與眾弟兄姐妹交通,帶來神話語的勉勵,並多次受邀為傳福音聚會的講員。自中國對外開放後,何弟兄即多次前往,與當地聖徒配搭服事;2011127日何弟兄在美國南加州安息主懷。何弟兄參與服事的加略山華人基督教會牧者指出:「他專心愛主,謙和對人,甚得眾弟兄姊妹的敬佩與愛戴。」何曉東弟兄確是我們愛主、主的好榜樣!

 

 

 

 
共 69 頁,目前在第 67 頁: 第一頁第一頁 上一頁上一頁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頁下一頁 最後頁最後頁
THEME_HOME >> tadnews >> 本站消息